江苏潘氏宗亲网 > 诗歌散文 >中华潘氏三千年(二)

中华潘氏三千年(二)

江苏潘氏宗亲网 来源:湖北潘氏宗亲网   作者:湖北 潘光亮   阅读:2015-8-22 0:00:00
 

第三章  天下潘姓一家亲
古老潘姓欲溯源,家谱古籍都要看。
海内潘谱皆一源,古籍记载却杂乱:
占卜甲裂象形兆,舜擅占卜因姓姚。
姚以桃为图腾因,舜生姚墟盛产桃。
商时舜裔在潘地,陕西兴平潘国立。
商末周王灭潘国,姚姓潘人湮于姬。
楚国公族本姓芈,因故改潘不得已。
楚成王时有潘崇,支持商臣王位继。
商臣即位封太师,另有财产大赏赐。
楚国望重姓族出,世享荣华基于兹。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之政策。
鲜卑贵族穿汉服,开言动语汉话说。
鲜卑姓氏太繁琐,首字音译为原则。
有姓省略而为潘,此姓原为破多罗。
其他民族也有潘,如台湾之族高山。
归顺清朝被赐姓,起于康熙之末年。
传说不足以断言,证据充分方为鉴。
除了荥阳发源潘,别支有待新发现。
潘姓各源如小溪,季孙一支为主渠。
条条溪流归江河,一旦汇合即一体。
血脉融合难离分,天南地北心连心。
纵有宗派八百支,天下潘姓一家亲。
中华水土最肥沃,自古以来人口多。
中华山河如锦绣,东西南北幅员阔。
中华历史朝代多,谱成民族奋进歌。
上起夏禹下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夏商奴隶社会国,奴隶主役奴隶苛。
西周春秋和战国,封建社会开先河。
秦朝西汉和东汉,华夏一统各族和。
三国两晋南北朝,合久又分分必合。
隋唐文化得远播,盛世招来海外客。
五代十国北南宋,繁盛经济向南扩。
黄河中华母亲河,中华先民早开拓。
长江珠江不寂寞,因占地利更扬波。
辽宋夏金元交错,兄弟民族大融合。
大明朝和清前期,文明古国仍不弱。
鸦片战后清王朝,落后挨打受欺讹。
中华民国民觉醒,反帝反封燃怒火。
人民翻身九州贺,中华人民共和国。
更喜改革开放后,华夏复兴奏凯歌。
传统优良大中国,善待五洲四海客。
和平发展大开发,永不称霸环球和。
皇天后土炎黄孙,自强不息勇打拼。
试看今日世界上,哪里没有中国人?
华人华侨与华裔,才华横溢重礼仪。
孔孟之乡儒家风,吹落全球文明雨。
世界大同大势趋,各国人民正努力。
大家同住地球村,相互争斗又何必?
风云人物若举例,东南亚有季孙裔。
联合国之秘书长,半岛越南前总理。

第四章  话说潘氏三千年 
第一节  起算周成王四年
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多灿烂!
生生不息频繁衍,杰出人物千千万。
中华潘氏三千年,黄帝一脉代代传。
潘氏精英不例外,历史星空频闪现。
话说潘氏三千年,起算周成王四年,
至今二零一四年,三千再加五二年。
古今中外历史上,潘氏人物名声响。
诚实正直潘姓人,厚德载物家风扬。
探寻前朝与古代,书籍浩瀚如烟海。
经史子集抢读者,诸子百家争舞台。
口头笔头纵见功,史实无据终成空。
且看历朝历代史,潘氏何曾乏英雄!
千年古国文明史,仿佛百家姓氏志。
潘姓立于百姓中,人物辈出人共知。
上有家国史梗概,下表人物循朝代。
叙述人物之同时,朝代更替亦简介。
原始人类无阶级,共同劳动各尽力。
人人平等虽理想,生产生活水平低。
随着工具的改进,产品消费有所剩。
剩余产品孕私有,贫富贵贱便产生。
一旦出现不平等,阶级随之就产生。
阶级社会虽不平,却是文明的象征。
阶级社会数第一,最早最惨推奴隶。
奴隶社会在我国,夏朝商朝两时期。
夏禹治水有功绩,却废禅让位传启。
王朝由此而产生,父死子继开先例。
公元之前夏始于,大约二十一世纪。
传十四世十七君,历年四百七十一。
夏朝末代王名桀,无与伦比之暴虐。
阶级矛盾特尖锐,商汤趁机把夏灭。
夏亡商朝随之兴,以亳为都相伊尹。
中原因常闹洪灾,国都屡迁难得稳。
汤至阳甲十八君,前后五次迁都城。
自从盘庚迁殷后,商都方才得安定。
商十七世三十君,起自成汤到帝辛。
纣王帝辛奢且暴,导致商亡与自焚。
商亡前十一世纪,历时六百年有余。
随之奴隶制落幕,封建领主制开启。
邰氏姜原女生弃,周族始祖号后稷。
弃即后稷须明白,戎族一支姓为姬。
十四代孙名姬昌,即位治岐日富强。
商之西伯曾为囚,后世上謚号文王。
潘氏始祖之祖父,文王施行新制度。
封建领主制社会,商朝末年已迈入。
文王死后武王继,见商忙于对东夷。
乘机联合诸方国,牧野一战周朝立。
周召毕与太公望,周初四圣佐灭商。
三公武王亲兄弟,太公便是老姜尚。
三公之一毕公高,潘氏始祖之亲老。
因佐武王定天下,封于毕而得封号。
武王姬发灭商毕,保留部分商残余。
用其统治商遗民,这种政策谓羁縻。
商之王畿一分三,利用三叔来监管。
管蔡霍皆武王弟,史称三人为三监。
纣王之子名武庚,亦为诸侯治于殷。
表面臣服于周王,梦想复辟不甘心。
武王灭商才两年,病逝留下事一滩。
成王即位年龄小,辅政托付周公旦。
三监怀疑周公旦,乘机篡夺周王权。
便与武庚相勾结,发动大规模叛乱。
毕公幼子名季孙,跟随周公去东征。
英雄少年露锋芒,保厘东郊立奇勋。
季孙食采于潘邑,成王四年潘国立。
潘国即今豫荥阳,此为潘氏发祥地。
说到此处请注意,笔者于此欲置疑。
毕公既幼于武王,幼子定是成王弟。
成王即位尚孩提,季孙岂能东征去!
一说季孙康王时,战斗立功更合理。
笔者手头少史籍,说史论事无依据。
于此只好从众说,留待后人去争议。
得姓始祖季孙翁,食采于潘享殊荣。
既然得姓又名荀,后世当尊潘荀公。
 
第二节  春秋何止五霸主
 
周朝十世厉王胡,既贪又欲民口堵。
民怒一发不可收,国人暴动旷亘古。
国人暴动一冲突,周朝统治动基础。
虽有宣王之中兴,强弩之末终无助。
宣王死后幽王立,内部矛盾更加剧。
幽王宠爱妃褒姒,为博一笑无顾忌。
终于前七七一年,申侯犬戎举兵反。
杀死幽王于骊山,丰城镐都一锅端。
申侯拥立宜臼继,是为平王丰镐弃。
时在前七七零年,平王迁都到洛邑。
平王迁都为界线,周朝分为两时段。
丰镐在西洛邑东,西东周称以此缘。
文王算起含周召,西周十三代王朝。
加上孝王减共和,君非十三是多少?
东周又分两时段,三家分晋为界线。
前为春秋后战国,时依前四零三年。
鲁国编年史春秋,实将列国历史修。
东周前段时略合,便是此段名之由。
春秋诸侯相割据,弱肉强食互为敌。
诸侯都想当霸主,谁把周王放眼里?
齐桓晋文和秦穆,宋襄楚庄吴越逐。
朝秦暮楚无义战,春秋何止五霸主?
自古乱世出英雄,春秋战乱人憧憧。
能文者文武者武,潘氏岂无人物涌?
春秋晋国人潘父,仗剑晋宫可反腐?
敢于问罪晋昭侯,废旧迎新无反顾。
潘崇楚国太子师,成王用之教太子。
成王出尔却反尔,欲废商臣立子职。
商臣闻之而未察,问计老师求办法。
老师授计商臣从,当机立断凶险化。
商臣果断自立之,并且使崇为太师。
崇为太师握重权,环列之尹位均次。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潘崇之子事庄王,潘尪一计显锋芒。
庄王攻庸至方城,强大攻势反败阵。
潘尪献计再与战,佯败使骄可获胜。
我败我哀思发奋,敌胜敌骄掉轻心。
庄王用计七败北,庸人果庸功告成。
潘尪之子潘崇孙,潘党武艺确实行。
善骑能跨千里马,善射革甲穿七层。
鄢陵之役邲之役,凡战所向皆无敌。
楚王未识潘党才,偏重射手养由基。
第三节  自从三家分晋后
自从三家分晋后,兼并战争更无休。
诸侯数目日益少,形成统一之势头。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风骚领。
尤其西部之秦国,由弱到强六国吞。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灭齐为转折点。
诸侯纷争落帷幕,秦统一开新局面。
商鞅变法井田废,土地私有征赋税。
秦统一即标志始,封建地主制社会。
秦朝始皇名嬴政,统一大业其完成。
徭繁税重刑罚酷,赫赫大秦却短命。
公元前二零九年,陈吴大泽乡发难。
陈吴被杀项刘继,两年就把秦推翻。
始皇本想传万代,传位二世已失败。
孙子子婴降义军,仅十四年断帝脉。
项羽打败秦主力,刘邦咸阳占先机。
项刘四年楚汉争,刘汉建立为结局。
公元前二零二年,汉朝建立都长安。
王莽改制为界线,汉朝前后分两段。
前为前汉都长安,都城位西称西汉。
后为后汉都洛阳,都城位东称东汉。
西汉十世十三君,包括吕后孺子婴。
文景武帝现盛世,哀帝可哀输汉运。
刘秀湖北襄阳人,帝号光武谓中兴。
再续八世十四君,一统江山汉献分。
东汉潘乾官声响,光和年间溧阳长。
轻利重义敬老人,宽宏治政孤有养。
东汉潘勖德才双,献帝初任尚书郎。
才敏兼通屡受赐,建安时迁东海相。
第四节  天下三分成鼎立
东汉政权保护下,豪强地主势力大。
经济实力强不说,各级政权由之把。
东汉王朝中期后,戚宦执政相轮流。
政治黑暗不可言,阶级矛盾更趋陡。
一八四年有计划,黄巾起义大爆发。
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如破瓦。
镇压起义过程中,地方官吏势扩充。
军事集团相割据,首领不少成枭雄。
曹操袁绍在北方,两个集团势最强。
曹操重农也重才,官渡一战灭对抗。
曹操统一北方后,气吞山河意未休。
决心乘势大举兵,企图南北一囊收。
南方孙权和刘备,亦非鼠目之庸辈。
刘备礼贤有三请,孔明报以隆中对。
骄兵又不习水战,聪明曹操也失算。
孙刘联军在赤壁,一火烧出新局面。
之后形成之格局,天下三分成鼎立。
曹操退回北方去,孙刘南方各东西。
二二零年操逝去,王位太子曹丕袭。
不久丕废汉献帝,标志汉亡三国立。
二二九和二二一,孙权刘备也称帝。
至此魏蜀吴三国,建号定都俱忙讫。
三国之中蜀最弱,二六三年为魏夺。
二六五年晋代魏,二八零年一囊括。
三国东吴人潘璋,一代英雄出吴阳。
过关斩将关云长,潘璋手下为败将。
军功屡迁为将宿,从征一战定荆州。
刘备伐吴偕陆逊,功成襄阳任太守。
三国潘濬佐东吴,孙权称帝拜少府。
铁腕平息五溪蛮,斩获顽蛮计万数。
嫉恶如仇性使然,坚毅除弊又惩奸。
最恨吕壹擅弄权,潘濬切谏斥其险。
人说父清子也正,潘濬之子有美名。
吴帝孙权爱奇才,以妹妻之示亲近。
潘秘初调湘乡令,后又尚书仆射任。
代职荆州大公平,身为国戚不自矜。
第五节  二八零年晋灭吴
二八零年晋灭吴,短期统一美不足。
明昏雄庸集一身,以手加额叹晋武。
晋武个人也腐败,不少政策却不坏。
设法大量安流民,鼓励大片荒地开。
晋武在位廿六年,赋税平均人咸安。
兴修水利便灌运,社会经济有发展。
不知晋武有几子,太子偏选一白痴。
惠帝不惠尸其位,民不聊生难觅食。
太子白痴还不算,太子妃又特凶残。
惠帝即位升皇后,野心挑动八王乱。
战乱使得民破产,流民被迫起而反。
内迁各族受歧视,也对晋朝极不满。
八王之乱十六年,阶级民族矛盾尖。
内忧外患相夹击,三一六年晋廷翻。
晋朝皇族司马睿,次年江南又登位。
一统天下与偏安,毕竟不是事一回。
变乱为界史上称,前为西晋后东晋。
黄河流域东晋时,十六国像走马灯。
西晋都城在洛阳,东晋都城在建康。
西晋统治全中国,东晋势力限南方。
东晋同时一江隔,北方泛称十六国。
太多太杂不好记,勉强整理编成歌。
前后二赵成夏一,秦国有三南北西。
前后南北有四燕,五凉同燕再加西。
短期统一之西晋,不过三世立四君。
内外交困晋王朝,战乱始终未消停。
 
诗与陆机相映照,子建才兮潘安貌。
西晋潘岳最贵处,勤政专情又至孝。
事亲富贵不贪恋,忠贞只影诗作伴。
试问才貌双全者,有谁更比潘岳憨?
西晋中牟人潘尼,晋武太康时中举。
少有清才壮有为,浊世惠政出自律。
黄门集又太常集,文学叔侄史赞许。
潘岳潘尼皆文豪,其时两潘并称奇。
潘尼之子名潘京,西晋武陵汉寿人。
弱冠机辩举秀才,才惊洛阳尚书令。
尚书乐广激奇才,潘京有感学不怠。
多地善治明政术,道不拾遗教化开。
世居浮山高凉人,西晋永嘉潘茂名。
治易明诗幼聪慧,异人异之授道行。
修道炼丹志专精,悬壶济世术高明。
妙手回春挽生命,药到病除驱死神。
某年鉴江洪灾生,忙坏处士潘茂名。
大显神通救灾荒,难民视之为救星。
过度劳累终大行,噩耗不为人承认。
强忍悲痛俱庆贺,谓其得道已飞升。
潘综东晋乌程人,隆安三年碰孙恩。
老父避难困荒郊,父催子逃子不肯。
孙恩乱兵虽粗暴,手下留情感其孝。
当初潘综若弃父,父子性命都难逃。
人感其孝乐荐举,里因其改纯孝里。
孝行耀祖又光宗,潘综之名香史籍。
第六节  南方南朝北北朝
四二零年晋末年,大将刘裕夺政权。
此后大将皆效仿,改朝换代真频繁。
刘宋代晋为起点,刘萧萧陈盔冕换。
宋齐梁陈四朝代,史称南朝亦偏安。
十六国时族鲜卑,曾建代国前秦毁。
肥水战后拓跋部,乘机复国代改魏。
此魏史上称北魏,几代帝王有作为。
其中太武拓跋焘,四二四年即帝位。
即位不过十几年,先后灭夏灭北燕。
四三九年灭北凉,黄河流域一统现。
四百三十九年起,直到五百八十一。
我国北方各民族,处在北朝新时期。
北魏后来各东西,北齐北周再相继。
五个政权延续至,五八一年隋建立。
南方南朝北北朝,史上总称南北朝。
直到五百八十九,南北统一于隋朝。
 
北魏广宗潘永基,攻守忠勇竭心力。
长乐徐州防守战,北魏史上留重笔。
潘乐北齐广宁人,永基之子武艺精。
北齐高欢拜刺史,潘大都督讨侯景。
第七节  隋唐类似于秦汉
南北对峙那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疲。
人民饱受战争苦,迫切要求大统一。
人心所向大势趋,北方北周灭北齐。
北周外戚名杨坚,灭周建隋帝自立。
五八九年隋举兵,顺应大势欲灭陈。
南方陈朝正腐朽,实现统一史注定。
隋朝政治较清明,生产发展国力盛。
渡江一举取建康,摧枯拉朽遂灭陈。
隋唐类似于秦汉,前朝后朝相连贯。
前朝开创新纪元,后朝繁盛皆空前。
秦隋大统一实现,秦隋制度影响远。
秦隋赋役都沉重,秦隋王朝都命短。
隋实二世有二君,帝系大约同于秦。
气焰熏天隋王朝,六一八年气数尽。
隋末义军起山东,冀鲁江淮连天涌。
隋朝官僚名李渊,心怀异志也兴风。
就在隋亡这一年,李渊长安都重建。
父子兄弟闹宫廷,年号武德换贞观。
李渊七岁即袭封,封号就是唐国公。
李渊称帝建王朝,国号为唐情理中。
贞观年间到开元,唐朝盛世如中天。
唐朝由盛而转衰,安史之乱转折点。
安史之乱起了头,藩镇割据火浇油。
朋党之争添热闹,宦官专权皇基抖。
政治黑暗赋税苛,唐朝统治大削弱。
唐朝后期民不堪,黄巢起义燃怒火。
反复小人名朱温,曾经投靠农民军。
唐军卷土重来时,见风使舵降唐廷。
这个朱温朱全忠,降唐对唐并不忠。
九零七年改国号,李唐王朝即告终。
唐代十四世朝廷,近三百年廿二君。
中国唯一女皇帝,李唐盛世留英名。
潘徽隋朝吴郡人,天资独厚少聪敏。
师从名家习诗书,儒道皆通三史精。
陈朝尚书江总引,屈为小可客馆令。
五八九年入隋后,为州博士撰奇文。
韵纂著成扬其名,名为秦王杨俊闻。
杨俊召其为学士,鞍前马后作顾问。
秦王好奇试才情,学士就道奉王命。
马上一篇述恩赋,行一驿而赋撰成。
杨俊叹服其才情,其名也为炀帝闻。
贵为京兆郡博士,傲骨不肯悦帝心。
帝心不悦无好处,贬其威定县主簿。
愤然而走西海郡,饮恨途中犹不服。
隋唐时人潘师正,自幼苗正有慧根。
和亲睦族善待邻,事亲至孝天下闻。
稍长师事王远知,崇尚老庄为道士。
逍遥谷里乐逍遥,嵩山养性三千日。
饥餐松叶渴饮水,见惯日出与霞飞。
满腹经纶天子闻,召见与语曰幸会。
慕其仙风与道骨,唐时高宗幸东都。
敕有司造崇唐观,前后赠诗不计数。
初唐名士潘求仁,一生善诗又能文。
潘求仁集行于世,唐郎官柱有题名。
累任吏部员外郎,屯田郎中亦寻常。
太宗贞观十四年,外放刺史走苏杭。
盛唐贝州潘好礼,上蔡为令有治绩。
因其清廉又公正,朝廷监察御史提。
开元三年知州事,好礼守礼之长史。
贵为邠王李守礼,渭州刺史是上司。
好礼兼任府司马,秉公办事不嘻哈。
发现守礼不守礼,谏止游观脸拉下。
升迁豫州为刺史,一如既往秉无私。
喜察细事不厌苛,不惜惹嫌而坐事。
唐时西原蛮酋长,潘公敢称安南王。
若保一方得长安,就比腐朽王朝强。
既然诸蛮皆响应,潘长安必得人心。
民族歧视本不该,阶级压迫犹可恨。
代宗大历右庶子,元载恶之位久滞。
风云变幻载被诛,礼部侍郎潘炎至。
时运不济确堪叹,得来不易以病免。
大唐财相刘晏婿,不仗翁势以谋权。
一代翰林大学士,德宗宠信有权势。
难得自身有节操,知人贤妻慧眼识。
潘炎之子潘孟阳,少以父荫进朝堂。
旋登博学宏辞科,累官兵部郎中郎。
德宗宪宗宦海浪,气豪权重乐游赏。
不拘小节居华峻,吟诗作文亦豪放。
翻阅历代名画记,忽见唐人潘细衣。
丹青妙笔出高手,后世罕见却可惜。
漳浦甘棠潘存实,元和十三年进士。
宪宗王朝初为官,户部郎中左庶子。
存实颐之又镇之,存实诚实且务实。
诗与周匡物比美,潘周齐名天下知。
唐广德人名潘晃,事父至孝名远扬。
梦见山神告父病,信以为真驰归忙。
父活百岁终一亡,庐墓三年仍哀伤。
孝心至诚感昭宗,诏旌其门示表彰。

Copyright © 2013 jspans.com  版权所有 江苏潘氏宗亲网
本站由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江苏分会主办 粤ICP备15029057号-4

本站论坛:江苏潘氏 网站技术支持:潘氏宗亲网 颢逸网络